2023年12月28日下午2點,四川省雙流中學第十六屆學術年會高中化學分會場活動在雙流中學景賢樓417會議室成功舉行。本次活動以“打造思維課堂”課例研究為主題,并特別邀請了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高中化學教研員馬紅艷老師到場指導。
高中化學分會場活動由四川省雙流中學化學教研組長楊華敏老師主持,四川省雙流中學化學組全體教師以及“149跨區(qū)域教育聯(lián)盟”部分學校教師代表參與了本次活動。本次活動包括同課異構、專家評課和專家講座三部分。
首先是四川省雙流中學的徐聰老師和新津中學的徐靈老師就人教版高中化學(2019版)選擇性必修一《化學反應原理》的第三章第四節(jié)第二課時《沉淀溶解平衡的應用》一課展開同課異構。
徐聰老師從重晶石有關的幾個真實問題展開,通過實驗探究和數(shù)據(jù)分析,深入探討了為什么鋇餐選擇硫酸鋇?碳酸鋇為什么能溶于鹽酸?鋇鹽中毒怎么辦?硫化鋅為什么可以轉化為硫化銅?氯化銀能否轉化為碘化銀再轉化為硫化銀?硫酸鋇能否轉化為碳酸鋇?等系列問題,構建了沉淀的溶解、生成與轉化的認識模型。
徐靈老師從畫入手,通過“看畫是畫,沉之有理”、“看畫不是畫,溶之有方”、 “看畫還是畫,變之有道”三個活動元,結合學生分組實驗和數(shù)據(jù)推導,構建了“畫中說化三重境,美美與共沉浮間”,深入淺出、別有新意地討論了沉淀的溶解、生成與轉化問題。
然后,徐聰老師和徐靈老師分別進行了說課,都希望找到貫穿整個課堂的真實情景素材,通過實驗探究和數(shù)據(jù)分析,構建真實問題的解決思路,提高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
緊接著,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高中化學教研員馬紅艷老師對兩節(jié)課進行了點評。馬老師認為,兩節(jié)課都很精彩,都體現(xiàn)了打造思維課堂,都是從真實情景出發(fā),通過層層遞進的問題鏈,開展了一系列高質量的師生互動活動,構建了認識模型,還可以進一步思考如何發(fā)展學生的批判性和創(chuàng)新思維、如何進一步發(fā)揮實驗的功能和價值。
最后,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高中化學教研員馬紅艷老師進行了《核心素養(yǎng)落地的兩個重要抓手——打造思維課堂與開展大單元教學》的講座。馬老師指出,目前的教、學、評、育都面臨著重大改革,都是為了學生更好的發(fā)展,目前高考的命題依據(jù)是課程標準與高考評價體系,強調價值、能力、情境的重要性,要注重評價的多元化,開展基于真實問題解決的深度學習,用情境+問題+活動+表征+評價打造思維課堂,從情境性問題發(fā)展到學科性問題,再到探究性問題,通過實驗和推理發(fā)展到模型化問題,再到應用性問題和發(fā)展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