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深度學習研究,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落實教學評一致性,打造英語學科課堂教學新生態(tài),11月21日上午,雙流區(qū)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評一致性”的實踐研究高中一組研討活動在雙流中學舉行。本次研討活動以“基于課程標準指向深度學習的評價任務設計”為主題,由陳莎莎老師主持,特邀四川省高中英語教研員李興勇老師蒞臨指導,雙流中學黨委書記、校長龍清明,雙流中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譚紅,雙流中學副校長徐天福以及全體高中英語老師參加了本次研討活動。
首先,余虹玉老師帶來課例展示《Time for a Change?》。整堂課由讀前預測、驗證預測、理解建構、賞析推斷、批判遷移等環(huán)節(jié)構成,學習活動從學習理解到應用實踐再到遷移創(chuàng)造,逐漸遞進,層層深入。余老師以問題驅動,引導學生思考春節(jié)節(jié)日慶祝的變與不變,理解春節(jié)年夜飯背后家人團圓的美好意義,達成了“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的主題意義探究,體現(xiàn)了語言學習、文化理解和思維拓展融為一體的深度學習理念。
隨后,向昊然老師帶來課例展示《Longji Rice Terraces》。該課的主題為人與自然,凸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價值觀念。向老師整堂課圍繞可視化目標、可操控的評價任務,通過共建語篇信息結構圖梳理文本信息,利用圖示闡釋龍脊梯田工作原理,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解決問題等多元化的教學活動,清晰呈現(xiàn)了深度學習所強調的活動與體驗、聯(lián)想與結構、遷移與創(chuàng)造等要素,引導學生思維從低階向高階發(fā)展。
課例展示后,雙流中學羅芳梅老師帶來了《基于課程標準指向深度學習的評價任務設計》的微講座。羅老師從深度學習的內涵界定、評價任務的內涵與設計兩個方面詳細介紹了相關理論知識,并基于理論,闡述了相關案例,具體指明了基于課程標準指向深度學習的評價任務設計的操作路徑,為教學賦能。
最后,四川省高中英語教研員李興勇老師對課例展示及微講座進行整體點評與指導。李老師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深度學習的三個視點以及四個關鍵點,指出深度學習并不是一種概念,而是學生為主體的學習、協(xié)同性的學習、對話性的學習。李老師強調為把學生培養(yǎng)為流暢的讀者,學生需要經歷五個遞進環(huán)節(jié),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需要關注學生的閱讀過程,設置問題及相應評價任務,使學生在閱讀中理解、賞析語言,在情境中內化、遷移語言,實現(xiàn)語言運用與思維培養(yǎng),讓深度學習真實發(fā)生!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指出,英語教師應通過一系列具有綜合性、關聯(lián)性的語言學習和思維活動,推動學生的深度學習。三位老師的課例和微講座以及李興勇老師的點評分享為“三新”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學提供了新思路。深度學習,面向未來,雙流中學英語組老師們將繼續(xù)深耕課堂,讓深度學習為課堂賦能,真正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文稿:張琪敏
一審:萬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