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3日,成都市教師發(fā)展基地校高中歷史菜單培訓第五次活動在雙流中學舉行。本次活動的主題是“二元導學背景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學生學習行為的評價”,活動由四川省特級教師、雙中歷史教研組長胡克芹主持。這是今年上半年系列培訓活動的最后一次,來自雙流縣內外的30余名歷史教師參加了培訓。
雙中青年教師梅艷首先上了一堂題為《明末清初思想的活躍局面》的觀摩課。這是一節(jié)課時復習課,梅老師根據課程目標和學生實際,擬定了具體而可檢測的微觀學習目標,精心制作了復習學案,由學生在課前預習。她巧妙設計了“主干回顧,夯基固源——要點歸納,重點突破——梯級演練,強技提能”的學習過程,將基礎知識鞏固、重難點突破和拓展深化有機結合起來,較好地體現了復習課的特征。本課充分體現了“二元導學”的理念,較好地組織了學生的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和展示學習,學生教學參與面廣且有一定深度;合作探究題設計入格到位,有較大思維含量,邊學邊練,練習題設計靈活實用。這是一節(jié)比較成熟的歷史復習課。課后,胡克芹老師充分肯定了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和實施,也指出了在小組合作學習組織方面值得改進的地方。
接著,雙流中學高級教師向發(fā)友作專題講座,講座題目為《“二元導學 ”之教學目標制定與學生行為評價》。講座圍繞“二元導學教學模式、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目標的表述、學生學習行為的評價”等四個問題展開,分析了培養(yǎng)目標、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重點對課時教學目標制定的依據、教學目標的規(guī)范表述進行闡述。講座列舉了大量案例,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教學目標表述的要求,切合教師教學實際,受到與會教師的熱烈歡迎。在學生學習行為的評價方面,向老師從對學生的表現性、過程性評價的角度,提出了評價要素的全面性和評價主體多元化的要求。
教學目標和教學評價是學習活動的兩端,兩者關系密切。參會老師一致認為必須高度重視教學目標和教學評價問題,充分發(fā)揮其導向、檢測、激勵功能,以促進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