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六月的蟬鳴與梧桐葉共舞,雙流中學創(chuàng)新實驗班的同學們踏上了一場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2025 年 6 月 25 日上午,他們走進雙流廣都博物館,在文物與時光的對話中,揭開廣都文明的神秘面紗。
一、推開時空之門,邂逅文明瑰寶
廣都博物館如同一部立體的歷史書卷,四大主題展廳串聯(lián)起從新石器時代到明清的文明長歌。3000 余件館藏文物中,12 件國家一級文物尤為奪目 —— 戰(zhàn)國青銅兵器的冷光里藏著古蜀勇士的熱血,漢代畫像磚的紋路間刻著農耕文明的肌理,唐宋陶瓷器的釉色里流淌著千年不輟的匠心。
二、解碼歷史匠心,對話古今智慧
在講解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化身 “文明觀察者” 與 “歷史創(chuàng)新家”。有人為漢代農耕工具寫下 “我犁開春秋的泥土,也聽見今日的麥浪” 的文物獨白;有人從唐宋陶瓷中汲取靈感,設想用 3D 打印技術復刻器型并植入智能溫控芯片,讓傳統(tǒng)茶具在現(xiàn)代生活中重煥光彩。在拓印體驗區(qū),墨色在宣紙上暈染出漢代畫像的輪廓,指尖觸碰的不僅是斑駁的紋路,更是文明傳承的溫度。
三、 解碼青春視角,賦能文化新生
“當戰(zhàn)國船棺遇上抖音,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同學們化身 “文化傳播官”,為文物設計短視頻文案?!皬V都博物館青銅劍出鞘!兩千年前的‘冷兵器’藏著古蜀黑科技”“一塊漢代畫像磚的自述:我在博物館等了兩千年,就為遇見你!文物會說話”…… 簡短的文字里,歷史被賦予了年輕化的表達,讓千年文明在數(shù)字時代重新 “發(fā)聲”。
四、 接力文明薪火,賡續(xù)千年文脈
研學接近尾聲,博物館南門的合影定格下這場文化奇遇。同學們手中的研學手冊已寫滿感悟,那些關于青銅、陶土、織錦的記憶,正化作文化自信的種子。正如班主任在研學寄語中所言:“創(chuàng)新的根系深扎歷史沃土”,當年輕的腳步丈量過文明的厚度,未來的創(chuàng)造便有了更堅實的根基。
這場研學之旅不是終點,而是文明傳承的新起點。愿廣都文脈如雙流的江水,在一代代青年的心中奔涌不息,讓歷史匠心在創(chuàng)新時代綻放新的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