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文之愛涵養(yǎng)人性之美
——香港民生書院跟崗學習見·聞·悟
2015年5月10—17日,縣教育局派出6人到香港民生書院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跟崗學習、觀摩,其中黃龍溪中學黎明生副校長為團長,組員分別是東升一中朱志華老師,航空港學校陳杰老師,雙流實小邵藜老師,雙流幼兒園黃平麗老師,雙中曹軍才老師。我們每天6::00起床,下午5:00,下班,因為我們深感自己代表的是雙流教育的形象,某種程度也代表內地教師的形象,所以跟崗工作不能有絲毫懈怠。現(xiàn)將所講所聞所聞向領導、同仁們做匯報。
一、 香港基礎教育現(xiàn)狀
1、民生書院簡介:民生書院是香港基督教青年會于1926年創(chuàng)建的一所教會學校,距今已有近90年的歷史,在香港當?shù)鼐秘撌⒚k學水平位列三甲。書院包括獨立的幼稚園、小學和中學,學制15年,是香港基礎教育體系的一個縮影。
2、辦學宗旨:學院現(xiàn)有師生3000余人,學院秉承“光與生命”、“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辦學理念,致力提供以基督教信仰為基礎的全人教育,培育學生建立自覺積極而堅毅的人生觀,立志對社會作出貢獻,獲得豐盛的人生。培育了一代代的品行優(yōu)雅,熱心公益、事業(yè)有成的香港人。
3、管理體制:民生書院采用校董會指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管理體制,學院的幼稚園、小學和中學相對獨立,由三位校長分別負責管理,其中,幼稚園和小學屬私立范疇,就讀學生需繳納學費,而中學屬公立范疇,是免收學費的。學院幼稚園和小學采用廣東話、普通話和英語三語教學,中學以英語教學為主。
4、課程建設:書院課程包含基礎性課程、拓展性課程、宗教課程和研究性課程四大類。在基礎性課程方面,學院各階段的課程涵蓋內容與內地基本一致,只是編排和名稱有些差異。如:香港的通識課程就相當于內地的思品和綜合實踐等課程的整合。通識課程的目的是培養(yǎng)通才、全才,其學習范圍涵蓋六大范疇:個人成長與人際關系、今日香港 、現(xiàn)代中國、全球化 、 公共衛(wèi)生、 能源科技與環(huán)境。香港中一一中三(初中)的綜合理科就整合了內地的物理、化學和生物。5月13日上午7:55—8:30,香港安安國際自閉癥教育基金會張瑜女士到校進行尊重生命、尊重生活公益講座,題目:了解特殊的同學;5月13日上午7:55—8:30,全國人大代表及前香港保安局局長李少光先生到校舉行講座:國家的外交關系;5月15日上午7:55—8:30,題目:怎樣幫助身邊的同學。
5、課外活動:在拓展性課程方面,學院中小學校通過每日下午15:30-16:30的課外活動課程及周末的課外活動課程為學生提供了個性化選擇的菜單,讓學生和家長自主選擇,推動學生興趣和特長的發(fā)展。在研究性課程方面學院依托教師、家長和社會工作者的力量組建了機器人、太陽能、風能等研究團隊,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建立了一些實作基地。
6、基督教特色:書院還依托基督教會的力量,通過宗教活動課程來落實對學生愛與尊重的人格教育,效果很好。
“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再黑暗里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約翰福音)。耶穌是光
世界各大宗教在香港幾乎都有人信奉。華人主要信仰佛教、道教。香港天主教徒約有25.8萬人。香港基督教信徒28.5 萬人,它在香港也興辦學校、醫(yī)院和社會服務中心等機構。
7、核心價值:該校致力于培育學生七大核心價值:自信、熱忱、真理明德、創(chuàng)造力、智慧、成就、領袖才能。他們深信:每一位學生各有所長、獨一無二。
8、品格支柱:該校堅信品德教育對學生的正面價值觀和積極態(tài)度,讓學生在成長的不同階段勇于面對不同的挑戰(zhàn),愿意對社會作出積極承擔及貢獻,成為一位有責任感的公民。堅持六大品格支柱:值得信賴、尊重、責任、公平、關愛、公民意識。小學部梁校長表示 “學業(yè)雖重要,但品格培養(yǎng)是首要”。
9、師生風貌:民生書院擁有一支勤勞、熱情、嚴謹、敬業(yè)、知識和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隊伍。
領導示范:校董郁博士接待、安排,安排其秘書全程陪同。三位校長周密安排每天的跟崗學習內容,具體到每個時段。不斷地詢問跟崗進度或需求。
老師敬業(yè):在校內,無論熟識與否教師們會主動向我們點頭微笑或招手問好,負責指導我們的教師每天都會主動詢問我們的學習需求,在課前主動來帶我們去授課的教室,在教學過程的一些關鍵環(huán)節(jié)會盡量用普通話復述以減輕我們學習的難度。教師們普遍都擔任了2-3門的跨學科的教學任務,每天授課量小學1-3年級7節(jié)(30分鐘)左右,小學4-6年級及中一至中三5節(jié)(45分鐘)左右;中四至中六每天4節(jié),每軸(每六天)22-24節(jié)課左右。課余,教師們會全程參與學校的各種集會活動,言行規(guī)范,堪為學生表率。下午15:30—16:30教師們還參加學生課外活動的組織和教學。教師們普遍在17:30以后才會完成當天的工作離開學校。很多教師都會連續(xù)工作到60歲以后。
香港沒法定退休年齡 ,"強積金"養(yǎng)老覆蓋率達85%.
截至2012年,香港女性平均壽命為86.3歲;香港男性平均壽命為80.6歲,排世界首位。
香港公務員在退休之后,可以拿到數(shù)目不菲的退休金——長期俸祿,香港官辦學校的員工享受公務員的待遇
學生自主:民生書院的學生快樂、文明、自信、自主、好學、熱心公益活動。民生學院的學生學習任務都比較重,升學競爭比較大,近視比例比較高,但在他們的臉上你看到的不是疲憊,焦急,他們的臉上總是洋溢著快樂的笑容,校園內我們聽不到臟話,看不到他們產(chǎn)生的垃圾。集會時,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安靜有序的隊列;課堂上,他們暢所欲言,積極思考,高質量的提問,眼界開闊,言語得體,充滿思辯性;閑暇,他們積極參加志愿者活動,認真、負責地當好學弟學妹的導師。
10、高考制度:主流教育可分為四大部份:學前教育、6年的小學教育、6年的中學教育(包括3年初中、3年高中)及專上教育(包括學士、副學士、專業(yè)文憑、高級文憑等)。
香港的“中六生”(高中畢業(yè)生)入大學學,要完全按照大學聯(lián)合招生辦法申請讀大學的資格。香港每年4、5月舉行的中學文憑考試(HK DSE,慣稱DSE)相當于內地高考,它是由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從2007年開始舉辦的公開考試。大部分香港的考生將報考香港中學文憑的四個核心科目: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shù)學及通識教育,以及兩至三個選修科目。香港大學的最低門檻是四個核心科目成績達三級或以上。
2009年開始逐步在各科推行“校本評核”作為學生在公開考試的評分準則。
11、數(shù)學教育:數(shù)學課分為基礎課和延伸課;課堂教學模式與內地接近,基礎課堂學生參與多,延伸課堂學生參與少;教學內容求寬度,對深度要求低。
必修部分分試卷一、試卷二,兩小時十五分鐘完卷(上午8:30-10:45分),23頁,19個題,滿分都為105分。甲部(1)35分:1-3題各3分,4-7題各4分,8-9題各5分,甲部(2)35分:10-14題,6+6+7+7+9分,乙部35分:15-21題4+4+6+8+13。
延伸部分分單元一、單元二,兩小時三十分鐘完卷(上午8:30-11:00分),23頁,12個題,滿分都為100分。甲部50分:1-3題各6分,4題7分,5題5分,6題6分,7-8題各7分,乙部50分:9-12題,12+13+12+13分。
可以一科多次考試,取最優(yōu)成績。
二、香港基礎教育發(fā)展給我們的啟示
(一)辦學理念深入人心,滲入細微
民生書院的辦學理念,充分體現(xiàn)在書院辦學的每個細節(jié)中,學院的校園文化,學校管理、教育教學中都滲透著尊重、關愛和熱心公益的元素。學生的語言和課程選修制度,都體現(xiàn)了以學生需求為本,關注學生個體發(fā)展,個性化成長的辦學思想。學校的移動通道彰顯了學校對學生的人文關愛落到了細微處。在這充滿關愛的圣地,學長們在收獲別人對自己關愛的同時,也把自己的關愛無私地奉獻給學弟學妹,這就是一個充滿愛的天堂。置身其中,人的心靈會凈化,會綻放人性美的光彩。學習團每天6:00起床,下午5:00下班,因為我們代表雙流教育形象,也代表內地教師形象。
(二)課外活動經(jīng)費保障得力,教師有干勁,學生有興趣,有發(fā)展
民生書院每天下午15:30-16:30的課外活動按照香港教育局的文件規(guī)定是付費的,小學屬私立辦學,費用由家長全額負擔,中學屬公辦性質,政府負擔一半,家長負擔一半。每科1000余港幣。課外活動的組織和授課可以由學校老師擔任,也可聘請社會上具有相應資質的機構和人員擔任,授課人員的報酬由學院統(tǒng)一核定發(fā)放。這對內地課程建設和課外活動如何開展是一種很好的啟示。
(三)整合社會資源,助推學生發(fā)展
書院的校董是來自社會各界的成功人士,他們熱心公益,擁有眾多資源,且善于把這些資源融入到學校辦學中,推動了學校的發(fā)展,也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一周內我們參加了學院組織的三次講座和一次宗教活動。這些講座和宗教活動從不同角度喚醒學生關愛他人,關心社會發(fā)展,這對學生良好的人格的形成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常駐書院的社會工作者為學院師生提供專業(yè)的心理和醫(yī)療等方面的指導和服務;家長義工展已所長積極參與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為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城市文明為學生文明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提供了優(yōu)良的范式,學校也對社會開放,婚禮都可以進學校教堂舉行。社會、家庭對學生的熏陶占較大比例。
(四)學習成果匯報會,促進學生主動規(guī)劃,主動反思
民生書院每一學期有一個每個學生都要積極參與、精心準備的傳統(tǒng)活動——學習成果匯報會。匯報會前,學生會收集、整理能反映自己成功、成長的資料,裝訂成冊,形成一份簡單成果報告。同時,學生還會反思自己在學習成長中暴露的問題,制定一份成長改進計劃。匯報會上,學生會親自和自己的父母面對面交流匯報,父母會針對孩子的匯報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這一做法比內地傳統(tǒng)的家長會價值更高,實效更強,有效地促進了學生主動規(guī)劃,主動反思自己的學習和成長。
香港留給我們的深刻印象,不僅僅是這顆東方明珠所孕育的航運、金融的興盛和城市的快節(jié)奏;也不僅僅是這座城市文明為其子孫后代文明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提供的優(yōu)良范式;更重要的是人文教育所涵養(yǎng)的人性之美。
雙流縣香港學習團
2015年6月25日